游南雁荡诗

雁山遥与白云连,六十奇峰半倚天。
金鼎雨花猿听偈,石门迎月鹤参禅。
戏龙高跃青霄上,群凤齐飞赤日边。
诗思凭空吟不了,那堪夙驾入星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南雁荡诗》是一首唐代诗人陈德诚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德诚:五代时期建安人,少时好学兼文武,有诗名。后周师南下,他率兵数千赴寿春。诸将战多不利,唯他出入坚敌,颇挫其锋锐。班师日,特旌其军名“百胜”。拜和州刺史,有政绩,后与叔父谦继令建州节度使。
  1. 诗歌原文
  • 雁山遥与白云连,六十奇峰半倚天。描述了雁山与白云相连的景象,山峰奇特如画,半倚于天空。
  • 金鼎雨花猿听偈,石门迎月鹤参禅。通过雨花和月光的景象,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祥和。
  • 戏龙高跃青霄上,群凤齐飞赤日边。以戏龙和群凤的飞行,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1. 作品赏析
  • 自然之美: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
  • 超脱之情:诗中所流露出的是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1. 写作背景
  • 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游览南雁荡山的过程中,诗人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心生感慨,遂作此诗以记之。
  1. 文化传承
  • 《游南雁荡诗》不仅是陈德诚个人的诗歌创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记录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对于研究唐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艺术手法
  • 比喻:诗中使用了如“山呈图画水鸣弦”等生动的比喻,使自然景色栩栩如生。
  • 意象: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戏龙、群凤等,增加了诗歌的动感和想象力。
  1. 后世影响
  • 《游南雁荡诗》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唐诗的重要文献之一。它的出现,使得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唐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通过对《游南雁荡诗》的介绍,可以了解到这首诗不仅是陈德诚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唐代诗歌文化的缩影。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以及文人的思想情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