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晓角

三会单于满阁风,五行无忒月朦胧。
如何十万家休戚,只在呜呜咽咽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晓角》是唐代诗人李益所创作的一首诗,属于边塞诗的范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秋日的萧瑟景象和晓角声中的凄凉意境,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征人边愁乡思的同情和忧虑。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2. 诗歌解读:首句“边霜昨夜堕关榆”,描绘了秋霜降落在关旁的榆树上的景象。次句“吹角当城汉月孤”,则通过清晨号角声与未落的月亮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第三句“无限塞鸿飞不度”,暗示了大雁难以越过边塞的辽阔,体现了自然景观的荒凉。末句“秋风卷入小单于”,以秋风和曲调作为结尾,呼应了开头的号角声,使得全诗戛然而止,却余音袅袅,给人以深远的意境。

  3. 艺术手法: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苍凉而雄浑的艺术效果。每一个画面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象体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凄清的边塞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

  4. 主题思想: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反思。诗中没有直接表达征人的愁思,但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使得这种愁思隐晦而深远地传达给了读者。

《听晓角》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深厚情感的边塞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和历史背景的综合展现,展现了唐代边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