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九江追悼李子威太守

瓣香遥拜九江城,太守精神日月明。
叔侄并归忠义传,江山不尽古今情。
潮回湓浦声犹怒,云起炉峰气未平。
生死总魁天下士,丈夫端不负科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九江追悼李子威太守》是一首明代丁鹤年所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已故李子威太守深深的敬仰和哀悼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丁鹤年(1335—1424),明回回人。曾祖阿老丁与弟乌马儿皆元时巨商,家居武昌。元末避乱至浙江,因方国珍歧视色目人,转徙逃匿,为童子师,或寄寓寺庙,或卖浆自给。明初还武昌。好学洽闻,精诗律,赋诗情辞悱恻,晚年学佛,结庐居父墓。

  2. 诗歌原文:瓣香遥拜九江城,太守精神日月明。叔侄并归忠义传,江山不尽古今情。潮回湓浦声犹怒,云起炉峰气未平。生死总魁天下士,丈夫端不负科名。

  3. 诗意解析:首句“瓣香遥拜九江城”,描绘了诗人以虔诚之心遥祭太守于九江之地,体现了他对太守的敬重。第二句“太守精神日月明”,赞颂了太守的高尚品质和光辉事迹,使得他的精神像日月一样照耀着人们的心灵。第三四句“叔侄并归忠义传,江山不尽古今情”则进一步歌颂了他们的忠诚与大义,展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第五六句“潮回湓浦声犹怒,云起炉峰气未平”则描绘了九江周边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无奈。最后两句“生死总魁天下士,丈夫端不负科名”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生死之间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理想和信念的人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身未来的美好愿景。

《过九江追悼李子威太守》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作品,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情怀。通过欣赏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丁鹤年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精神和对自然、历史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