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斋

新构茅斋绝世纷,水光山色喜平分。
四窗凉涌玻瓈月,一榻晴封紫翠云。
鸟度画屏迷远黛,鱼吹清镜动圆纹。
往来半是渔樵侣,闲话兴亡坐夕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光山色斋’是明代丁鹤年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原文表达了丁鹤年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丁鹤年(1335年—1486年),字子祥,号灵虚子,自号观乐先生、涵虚子、鸿禧居士等,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与杨维桢并称为“杨丁”,有“东南才俊”之誉。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个人对于生活哲学的感悟。在丁鹤年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2. 原文节选:新构茅斋绝世纷,水光山色喜平分。四窗凉涌玻瓈月,一榻晴封紫翠云。鸟度画屏迷远黛,鱼吹清镜动圆纹。往来半是渔樵侣,闲话兴亡坐夕曛。
  3. 主题分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传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水光山色”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丁鹤年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

‘水光山色斋’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美的诗歌,也是丁鹤年对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