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生英杰百夫防,高义孤忠少颉颃。
艰食屡分图共济,危城百战誓同亡。
延津剑去秋无气,合浦珠还夜有光。
三复园亭新墓表,哀荣宁独在泷冈。
挽故豫章义士吴复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故豫章义士吴复原》并非是现代文学作品,而是明代丁鹤年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明代,旨在缅怀一位名叫吴原的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义士。
丁鹤年是元末明初的回回人诗人,他的家族在武昌有悠久的历史。丁鹤年因方国珍歧视色目人而转徙逃匿,成为童子师,生活颇为艰难。明初时他回到武昌,并以其好学和对诗歌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丁鹤年精于诗律,其创作情感真挚,晚年则转向佛学修行,并建立了自己的居所。
《挽故豫章义士吴复原》的原文如下:
挺生英杰百夫防,高义孤忠少颉颃。
艰食屡分图共济,危城百战誓同亡。
延津剑去秋无气,合浦珠还夜有光。
三复园亭新墓表,哀荣宁独在泷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吴原的英勇与忠诚,以及诗人对其深切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吴原这位英雄的无限敬意和哀悼。此外,丁鹤年通过对吴原事迹的具体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感受那个时代的风骨和悲壮。
《挽故豫章义士吴复原》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存在,更因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被后人传颂。这首诗作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回顾,也是对英雄主义的赞颂,激励着后人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扬光大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