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向自诚韵

道究先天太乙初,金门大德复谁如。
已承丹篆三天箓,还读青藜午夜书。
华表忽归辽海鹤,仙庖频食武昌鱼。
行窝处处春风里,拟办尧夫洛下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向自诚韵》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代诗人丁鹤年所作。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与主题解析
  • 原文展示:《次向自诚韵》的原文如下:“道究先天太乙初,金门大德复谁如?已承丹篆三天箓,还读青藜午夜书。华表忽归辽海鹤,仙庖频食武昌鱼。行窝处处春风里,拟办尧夫洛下车。”
  • 主题探讨: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以及个人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修行的深刻体悟。其中“道究先天太乙初”展现了诗人追求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金门大德复谁如?”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1. 诗歌的艺术特点
  • 精炼的语言:丁鹤年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能够精确地表达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这种语言上的精炼,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鲜明的象征手法:在这首诗中,自然景观和人物行为都成为寓意深远的象征,如“辽海鹤”、“武昌鱼”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1. 诗歌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 历史背景:丁鹤年生活在元末明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转型的时代。他的诗歌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个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文学地位:丁鹤年被誉为“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还在道德修养和孝道上被后人传颂。

《次向自诚韵》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将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值得深入研读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