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为苍生起,神州未可还。
筹思保江表,安若会稽山。
题谢安观山图
介绍
《题谢安观山图》是明代丁鹤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及期望。以下是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
欲为苍生起,神州未可还。
筹思保江表,安若会稽山。作者简介:
丁鹤年,字子鲁,号九灵山人,元代文学家、诗人。他生于元世祖至元元年(1335年),卒于至顺三年(1332年)。丁鹤年的作品多涉及政治、社会问题以及表达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淡雅,语言简练。丁鹤年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曾因直言进谏被贬谪至海南岛。尽管身处逆境,丁鹤年仍然关心国事,留下了诸多反映时代风云和个人志向的佳作。诗歌解析:《题谢安观山图》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欲为苍生起”这一表述,直接表达了自己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的决心。紧接着的“神州未可还”,更是流露出了作者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不安。而“筹思保江表,安若会稽山”两句,则寄托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安定,如同会稽山一样坚不可摧的愿望。
历史背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谢安作为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谢安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所建树,更以其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著称于世。他的《题谢安观山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通过对谢安形象的艺术再现,丁鹤年的诗歌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回顾,也是对英雄人物精神的一种赞颂。这种赞颂不仅仅局限于对谢安本人的崇敬,更是一种对于理想中国家的期许和追求。艺术价值:
《题谢安观山图》作为丁鹤年的代表作之一,其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和表现力也不容忽视。首先,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这种直白而又不失深意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丁鹤年对于诗歌形式的大胆尝试。其次,诗歌在形式上也颇具匠心,短短四句二十个字,却涵盖了国家兴衰、个人抱负等多个层面的内容,显示了丁鹤年在结构安排上的高超技巧。此外,诗歌中的情感饱满且真挚,无论是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还是对于个人理想的坚持,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投入,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题谢安观山图》不仅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以其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激励着后世无数文人士大夫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