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归期苦恨迟,归心日与海争驰。
故人有待吾衰矣,一寸寒灰万缕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海上归期苦恨迟,归心日与海争驰。
故人有待吾衰矣,一寸寒灰万缕丝。
《寄四明诸友》是一首元末文人丁鹤年的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归乡的深切期待。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作者简介:丁鹤年,元代诗人兼养生家,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之一。他的生平事迹显示了一位兼具才情与道德情操的贤者形象。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个体的情感体验。
诗歌原文:“海上归期苦恨迟,归心日与海争驰。故人有待吾衰矣,一寸寒灰万缕丝。”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四明诸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还蕴含着对离后归乡的深刻思考和期盼。通过生动的比喻,如“归心日与海争驰”,生动地描绘了归心似箭、急切盼望的心理状态。
诗歌主题:这首诗歌的主题聚焦在离别与重逢之间情感的矛盾,以及对未来归乡之路的渴望。通过描写海上归来的心情和故人的等待,展现了一种对过去共同经历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寄四明诸友》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及其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