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倪仲权处士

维鄞有高士,乃居城北门。
伯叔列茅土,弟昆罗搢绅。
先生视富贵,蔑若行空云。
萧然坐一室,诗书日讨论。
忠信化闾里,孝友敦亲姻。
用兹以殁世,人亡道弥尊。
我昔客东海,托交见天真。
荦荦金石义,蔼蔼骨肉恩。
岂意隔生死,相思劳梦魂。
尚怜灵凤毛,符彩备五珍。
每过话畴昔,相对泪沾巾。
我悲匪儿女,所感在斯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倪仲权处士》是元末明初的丁鹤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丁鹤年,字子山,号海巢、慈溪野老,生于1335年,卒于1424年,他是回族人士,出身于商业世家,曾祖为元代巨商阿老丁及弟乌马儿。《挽倪仲权处士》原文如下:

维鄞有高士,乃居城北门。 伯叔列茅土,弟昆罗搢绅。 先生视富贵,蔑若行空云。 萧然坐一室,诗书日讨论。 忠信化闾里,孝友敦亲姻。 用兹以殁世,人亡道弥尊。 我昔客东海,托交见天真。 荦荦金石义,蔼蔼骨肉恩。 岂意隔生死,相思劳梦魂。 尚怜灵凤毛,符彩备五珍。 每过话畴昔,相对泪沾巾。 我悲匪儿女,所感在斯文。

这首诗描绘了倪仲权处士的高尚品格和对知识与道德追求的执着。他虽视富贵如浮云,却深藏不露,静坐书斋,日夜研读诗书,弘扬忠信,教化乡里;他孝顺友爱,其德行深受亲朋尊崇。丁鹤年通过这首诗表达出对倪仲权处士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展现了他对知识和道德的尊重与执着。

丁鹤年的生平背景也为理解其诗歌增添了维度。《海巢集·鹤年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显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深厚的学识功底。丁鹤年一生经历变迁,曾在方国珍麾下为童子师,转徙逃匿,晚年学佛,终定居于父亲墓旁。这些生活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挽倪仲权处士》不仅是一首表现倪仲权处士品德和学识的诗歌,也是丁鹤年个人经历和文化理想的体现。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真挚的友谊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关怀,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