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郑高士坐图

凝身危石踞,屏息游丝摇。
电光射玄关,龙虎声咆哮。
天君寂不动,万象俱来朝。
甘露降琼田,五色发灵苗。
何必入青冥,然后为逍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鹤年是元末明初的诗人和养生家,也是京城老字号“鹤年堂”的创始人。他的诗歌作品《观郑高士坐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意味,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修行的独到见解。

丁鹤年的诗歌创作背景和经历为其诗歌增添了丰富的人文底蕴。作为养生家和孝子,他的人生经历丰富而传奇。据史书记载,丁鹤年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这样的生活经历使得他在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从艺术角度来看,《观郑高士坐图》这首诗作在形式上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格律,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态美。诗句“凝身危石踞,屏息游丝摇”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生动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这种将自然景物人格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哲思的展现。

从思想内容上看,《观郑高士坐图》表达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认同和追求。诗中的“电光射玄关,龙虎声咆哮。天君寂不动,万象俱来朝”等句子,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传达出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观念。同时,诗人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不必刻意追求高深莫测的境界,而是要在日常中寻找心灵的安宁与自由。

丁鹤年的《观郑高士坐图》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丁鹤年对于人生、自然和修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