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邵佥判幽居

闭门久不出,摩挲鬓欲翁。
有杯问明月,无扇障西风。
神骏老嘶枥,纸鸢高入空。
天应怜我懒,瓜圃自泉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邵佥判幽居》是宋代诗人于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久居幽静之地,与自然相伴的生活情景。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闭门久不出,摩挲鬓欲翁。有杯问明月,无扇障西风。神骏老嘶枥,纸鸢高入空。天应怜我懒,瓜圃自泉通。

  2. 作品解析

  • 诗意描述:诗中“闭门久不出”描绘了作者长时间隐居的状态,没有出门的意思。接着,“摩挲鬓欲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在鬓边留下的痕迹。
  • 情感表达:“有杯问明月”反映了诗人在寂静夜晚对月光的渴望和对自然的向往。而“无扇障西风”则展现了诗人对外界干扰的排斥,享受内心的平静。
  • 象征意义: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追求。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中的月亮、西风以及纸鸢等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
  • 修辞技巧:使用如“摩挲鬓欲翁”这样的拟人化修辞,让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次韵邵佥判幽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隐逸生活态度的诗歌,也是宋代文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