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黄宏公游古城山

信步攀跻感旧游,寒烟衰草思悠悠。
西风白发空惊老,晚节黄花独耐秋。
宇宙几人欢喜饮,江山一片古今愁。
渊明三径今犹在,自笑不如归去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同黄宏公游古城山》是宋朝诗人于石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重阳节(即“九日”)一同游览古城山的愉快经历以及内心的感慨。下面是对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九日同黄宏公游古城山》的作者是于石,他是宋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体情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2. 诗歌原文:诗中“信步攀跻感旧游,寒烟衰草思悠悠”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登山时的场景,通过“寒烟衰草思悠悠”表达出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接着“西风白发空惊老,晚节黄花独耐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感慨,以及菊花在秋天中独自绽放不惧风霜的坚强形象。
  3. 诗歌主题:此诗的主题围绕友情、自然和人生感悟展开。通过描写登山赏菊等活动,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4. 艺术特色:《九日同黄宏公游古城山》在艺术上表现出较高的成就。首先,诗人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之美。其次,诗歌结构完整,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最后,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使得整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

《九日同黄宏公游古城山》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宋代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窗口。通过欣赏这首诗,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还能从中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