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千秋观

峥嵘金碧千秋观,谁记当年贺监家。
湖水亦随人世改,秋光一半失荷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千秋观’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历史变迁感慨的宋代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千秋观的壮丽景象,反映了作者对于过去岁月和历史的怀念与思考。以下是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于石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的尊重。在《寄题千秋观》中,他通过对千秋观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历史的敬畏。

  2. 原文翻译:诗中的“峥嵘金碧千秋观”,描述了千秋观的建筑之美及其宏伟壮丽的景象,而“谁记当年贺监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辉煌一时的家族或地方的回忆与感伤。”湖水亦随人世改,秋光一半失荷花”,则进一步描写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沧桑,以及这些变化给人带来的感慨。

  3. 作品背景:此诗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具体时间虽无详细记载,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可以推断这是在社会动荡、历史巨变的背景下创作的。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富含深刻的时代意义和个人情感。

《寄题千秋观》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深度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忆,也体现了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通过对千秋观等古迹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变迁与不变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