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官高向霜台选,驿使远从天府催。
周爵班行连九棘,晋公勋业在三槐。
晓凝曳履星光动,春逐持囊日影回。
自是咎繇先德让,四郊时报凤凰来。
送王治书赴刑部尚书
介绍
《送王治书赴刑部尚书》是元代诗人丁复创作的。丁复(约1312年前后在世),字仲容,号桧亭,天台(今属浙江)人。丁复的这首诗作于元仁宗延祐初年,当时他游历京城,受到公卿大夫的赏识,拟授馆阁之职。然而,由于当权者未能采纳其才能,丁复选择离去。此后,他渡黄河、游梁楚、过云梦等地,最终定居金陵城北,放情诗酒。
诗中描述了王治书赴任刑部尚书的场景与心情。首句“秋官高向霜台选”表达了朝廷对王治书的高度信任和尊重,意指他被选派至重要的职位——刑部尚书。紧接着,“驿使远从天府催”,则描绘了王治书行装匆匆,急切地被催促着前往目的地的情形。两句合起来,既展现了朝廷对王治书的期待,也暗示了即将面临的重任与紧迫的时间。
诗的中间部分“周爵班行连九棘,晋公勋业在三槐。”则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王治书不仅因其才华被选拔为官员,而且他的家族世代显赫,功勋卓著。周爵即古代的一种官职或贵族阶层,这里用“周爵班行”来指代高贵的血统或地位。而“晋公”则是晋朝的开国功臣贾充,这里用以象征王治书的崇高成就与卓越功绩。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王治书未来的祝愿,希望他在新的职位上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家族的荣耀,同时也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两句“晓凝曳履星光动,春逐持囊日影回”则描写了王治书赴任前的准备场景以及他对未来的期许。其中“晓凝曳履”形容早晨起床时的情景,可能意味着王治书在启程前精心打理自己的仪容与服饰,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星光动”则可能暗示了清晨天空中的星辰,象征着王治书如同星辰般明亮、指引方向。而“春逐持囊”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寓意着王治书如春天一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希望。整首诗通过对王治书赴任前的描写以及对其未来的期望,传达了作者对王治书的祝福与期望,以及对王治书将会带来新气象和成就的美好想象。
《送王治书赴刑部尚书》不仅是一首赞美王治书才华与家族荣誉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期待与祝福的作品。它展示了元代文人的才情与情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