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星辰落世间,少微婺女故相关。
覆盆光照家家屋,持节春行处处山。
部属颇闻时有旱,父兄亦道食无艰。
大夫自是乌能好,客老徒怜鹤未还。
奉柬浙东索士嵓佥宪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复的《奉柬浙东索士嵓佥宪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夜晚星空与官员关心民生的古诗。丁复,字叔易,号竹虚,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文人对自然、天文的独到见解。
丁复在这首诗中开篇便以“少微婺女接高冥”为引子,通过天文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空图景。这一意象不仅富有诗意,还巧妙地运用了古代对星宿的理解,使得整首诗的背景更加深厚,同时也体现了丁复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中的“长立寒宵望使星”,则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仰望星空,期盼着能为国家带来吉祥如意的使者。这不仅是对天文现象的描写,也隐含了诗人对于国事的关注和期待。这种对天文现象的个人解读,既体现了诗人的学识渊博,也展示了他对时事的敏锐洞察力。
“支郡问民秋弭节”,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公务之余,仍不忘民生疾苦的形象。这里的“弭节”原意为停止脚步,这里指代的是官员们为了深入了解民众的生活状况,不得不暂时放慢脚步,深入到百姓中去。这反映出当时官员对民生的高度重视和为民服务的责任心。
最后两句:“泮宫延士晓谈经”,“云深仙石群群白,天外神山个个青”则通过对仙境的描述,寓意着学问的高深和道德的高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知识与德行的尊崇。
丁复的这首《奉柬浙东索士嵓佥宪二首 其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成为了元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更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是研究元代诗歌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