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柯石

千岩夜半风雨裂,古剑斫石生铜折。
寒潭影动月峥嵘,碧藓淋漓老蛟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柯石》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春天,当时李商隐正在郑州任节度判官,他因怀念故里而作此诗。诗中以“题柯”自比,抒写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

首联“粉身不保此微身,曾向朱门动一尘”,表明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忧虑和无奈。诗人自喻为“粉身不保此微身”,意味着自己如同微不足道的存在一样,随时可能遭受毁灭。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曾经试图进入富贵人家,却因为自身的卑微地位而无法引起丝毫波澜的无奈心情。

颔联“可怜春色属流莺,争奈秋虫噪晚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春天的鸟儿,但鸟儿只能享受短暂的欢愉,而自己的生命却被秋虫所困扰,无法摆脱孤独的命运。这一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反映了他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颈联“空有凌云意,难酬报国心”则是诗人内心矛盾情感的直接表达。这里,诗人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凌云”之志,但面对现实的困境,他感到无力回天,无法实现自己的报国之愿。这一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哀,也揭示了他的高尚情操和远大抱负。

尾联“只今唯有东流水,长向余怀送古今”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这句诗以流水作为象征,寓意着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诗人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东流水上,让它陪伴自己度过每一个春秋,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高洁的人格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