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山水天下无,吴兴画手天为徒。天河染露洗空碧,轻烟薄素开新图。
白云欲散松风起,迥如丹丘隔海雪后寒模糊。溪光倒影丹翠湿,又如洞庭水浸青珊瑚。
绿萝吹香挂秋月,小桥野径相萦纡。行人遥遥向何处,丹崖石检或有仙人居。
溪山如此无不好,筑屋临流可投老。春云秋露石田腴,我欲耕烟种瑶草。
题钱舜举画青山白云
介绍
《题钱舜举画青山白云》是元代于立所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吴兴山水的壮丽与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于立是元代的诗人和画家,他以其博学多才著称,擅长诗、书、画。此诗作不仅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作者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题钱舜举画青山白云》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从艺术角度看,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山水画技法,通过“天河染露”、“轻烟薄素”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致。这些描绘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述,而是通过对自然元素如水、云、山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例如,“绿萝吹香挂秋月”一句,将自然的香气和月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诗歌的深层含义也值得细细品味。其中“吴兴山水天下无,吴兴画手天为徒”表达了吴兴地区独特的山水之美,被画手以天赋异禀的技艺捕捉并传承下来。这不仅是对画作本身的高度赞赏,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同时,通过这样的描述,作者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敬畏和珍惜之情。
这首诗还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在“春云秋露石田腴,我欲耕烟种瑶草”中,作者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即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同时,仍能保持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这种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即使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也不应忘记回归自然,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吴兴地区的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土壤之中。通过于立的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与发展。
《题钱舜举画青山白云》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表现技巧,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递了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和文化价值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