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亭

海塘三十里,此屋独巍然。
有浪方知水,无云总是天。
苔痕封石柱,帆影下楼船。
闲忆童男女,悠悠去几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镇海亭》是一首宋代的著名诗词,作者是元代文学家仇远。下面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镇海亭》的作者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自号山村、山村民的仇远。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曾任职于溧阳儒学教授,晚年忧郁中游历山水而终。

  2. 作品原文
    海塘三十里,此屋独巍然。
    有浪方知水,无云总是天。
    苔痕封石柱,帆影下楼船。
    闲忆童男女,悠悠去几年。

  3. 诗意解析:诗中的“海塘三十里,此屋独巍然”描绘了海塘边一座独立的房子,显得格外显眼。“有浪方知水,无云总是天”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感受,即使没有云彩,天空也显得十分清晰。“苔痕封石柱,帆影下楼船”则是对周围环境的具体描写,苔藓覆盖在石柱上,帆船的影子映照在楼船上。“闲忆童男女,悠悠去几年”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回忆过去的童年时光。

  4. 创作背景:《镇海亭》创作于仇远任溧阳儒学教授期间,之后不久他因忧郁心情结束了仕途生涯。这首作品反映了他在官场失意后的心境,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镇海亭》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元代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