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戚子云

七不能堪一不成,闲云自恨出山轻。
柳枝骆马爱心断,莼菜鲈鱼归兴生。
薄宦栖栖留泮水,故人渺渺隔台城。
对床风雨何时卜,共剪青灯话到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戚子云》,是宋代诗人仇远的作品,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作。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号山村、山村民。他出生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因居住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先生。仇远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著称。
  1. 诗歌原文
    七不能堪一不成,闲云自恨出山轻。柳枝骆马爱心断,莼菜鲈鱼归兴生。薄宦栖栖留泮水,故人渺渺隔台城。对床风雨何时卜,共翦青灯话以明。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仇远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趣,如“闲云自恨出山轻”,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逃避感。
  • 情感真挚: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如“故人渺渺隔台城”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距离带来的哀愁。
  • 哲理深刻:诗中的自然景物被赋予了深厚的哲学意义,如“柳枝骆马爱心断”,暗示了事物无常和人生变迁。
  • 艺术手法:《寄戚子云》在结构上采用对仗工整、韵律优美的形式,语言洗练而富有力度,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

《寄戚子云》不仅展示了仇远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其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寄戚子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