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阙里女星源,手泽遗书尚有传。
精舍三年常作主,修程千里若登仙。
青衫槐笏存家谱,练带花屏拥客船。
故老或询予出处,为言索米向金渊。
送汤希贤晦庵书院山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汤希贤晦庵书院山长》的文学魅力
《送汤希贤晦庵书院山长》是由元代的仇远所作,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充满古风韵味的作品,更是对古代书院文化的一种颂扬。诗中通过描绘汤希贤在书院的任职生活,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诗的原文是“文公阙里女星源,手泽遗书尚有传。精舍三年常作主,修程千里若登仙。”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汤希贤作为书院山长的崇高地位,更表达了他对教育的深深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从写作背景看,这首诗创作于元大德年间,当时仇远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后便因忧郁而归隐山林,这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的这种情感也在他的诗中有所体现,如“青衫槐笏存家谱,练带花屏拥客船。”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汤希贤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学问和教育的尊重与敬仰。这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描述,也是对整个社会教育价值的肯定。
《送汤希贤晦庵书院山长》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知识和教育的尊重永远不会过时。仇远的这首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们对于传统书院教育价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