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炼师归

云中鸡犬随淮南,手攀桂树歌小山。
鸿宝秘书在玉枕,有高尚者还童颜。
卯金家世学仙子,半生游山磨屐齿。
懒耕白云种瑶草,南去持竿钓湘水。
天风环佩沧江东,鄱云溧雨分邻封。
浮丘洪崖未之见,拥肿鞅掌常相从。
拂衣浩然有归志,湘滨已卜诛茅地。
寸田尺宅可治生,骑鹤缠腰非易事。
不如且向金莲游,濯足万里黄河流。
上界神仙足官府,山中宰相轻公侯。
人生得意无南北,蝇利蜗名等鸡肋。
道人一粲据槁梧,世间万事槐安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刘炼师归》是仇远的作品,创作于元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云中鸡犬随淮南,手攀桂树歌小山。鸿宝秘书在玉枕,有高尚者还童颜。卯金家世学仙子,半生游山磨屐齿。懒耕白云种瑶草,南去持竿钓湘水。天风环佩沧江东,鄱云溧雨分邻封。浮丘洪崖未之见,拥肿鞅掌常相从。拂衣浩然有归志,湘滨已卜诛茅地。寸田尺宅可治生,骑鹤缠腰非易事。不如且向金莲游,濯足万里黄河流。上界神仙足官府,山中宰相轻公侯。人生得意无南北,蝇利蜗名等鸡肋。道人一粲据槁梧,世间万事槐安国(注:此句为白话文)。
  • 翻译: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炼师归隐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云中鸡犬随淮南”,意味着炼师居住在远离尘世的地方;“手攀桂树歌小山”,则反映了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此外,诗中还有对炼师生活态度的描述,如“有高尚者还童颜”,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炼师归隐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首先,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云中鸡犬随淮南”象征着炼师隐居之地的神秘和宁静。其次,诗句中的意象鲜明,如“手攀桂树歌小山”不仅描绘了炼师的生活环境,还传达出一种与世隔绝、自得其乐的情感。此外,诗中也体现了炼师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这首诗深刻表达了对炼师归隐生活的理解和赞美。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炼师生活状态的羡慕,也有对炼师心境的认同。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炼师的敬意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1. 写作背景
  • 作者介绍:仇远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赞誉。然而,由于政治原因和个人遭遇,他晚年选择退隐山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也在他晚年之后,因此可以推测这是一首表达他对炼师归隐生活的理解和感慨的作品。
  • 诗歌创作环境:元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战乱不断,政治黑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了隐逸或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仇远也是如此,他的诗词作品中流露出了对现实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送刘炼师归》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炼师生活的细腻描写和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仇远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元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缩影。对于喜爱文学和历史的朋友来说,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