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雄女子舞剑歌

葛家女儿十四五,不向深闺学针缕。
遍身绣出蛟螭文,赤手交持太阿舞。
红罗帕兮锦缠头,口吐长安游侠语。
侧身捷如飞鸟轻,嗔目勇如独鹘举。
云窗雾阁岂无情,终欠娇娆太粗武。
黄堂张燕灯烛光,两耳喧喧厌歌鼓。
人言葛氏善舞剑,曾向梨园奉尊俎。
短衣结束当筵呈,壮士增雄懦夫沮。
我怜健妇胜丈夫,却欲骄兵如处女。
安得成军如娘子,直气端能捷秦楚。
只愁逢着裴将军,公孙大娘汗成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葛雄女子舞剑歌》是宋朝诗人仇远的作品之一,体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舞蹈才能及对武艺的追求。

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子教育与才能的局限性。诗中提到“葛家女儿十四五”,说明这个女子年纪尚小,尚未进入深闺学习传统的女性角色,如针线活等。她的教育重点放在了武艺方面,通过“遍身绣出蛟螭文,赤手交持太阿舞”可以看出她不仅掌握了武艺,而且技艺高超,能以赤手空拳舞动兵器,显示出其过人的武艺和舞蹈才华。

这首诗也揭示了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诗中通过对比“人言葛氏善舞剑”与“曾向梨园奉尊俎”,反映出在当时社会中,尽管有女性擅长武艺,但她们往往被边缘化,无法在政治或军事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描写也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以及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对女性才能的限制。

这首诗还展现了诗歌艺术的魅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女子的动作、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如“侧身捷如飞鸟轻”、“嗔目勇如独鹘举”,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中人物的英勇和美丽。同时,诗中的用词也极富画面感,如“红罗帕兮锦缠头”和“口吐长安游侠语”,这些细节的描述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葛雄女子舞剑歌》不仅是一首赞美女性武艺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揭示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才能,同时也展示了诗歌艺术的魅力。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以及性别观念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