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祝语万年枝诗

百子池边种最奇,无人识是万年枝。
细花密叶青青子,常得披香雨露滋。
东风向晚薰风早,禁路飞花沾寿草。
年年圣主寿慈闱,先献此花名字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母祝语·万年枝诗》是元代诗人王义山的作品,属于七言律诗,表达了对长寿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王义山生平:王义山,字子文,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其文学成就在宋代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擅长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 元代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王义山的诗歌创作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1. 作品原文
  • 百子池边种最奇,无人识是万年枝。细花密叶青青子,常得披香雨露滋。东风向晚薰风早,禁路飞花沾寿草。年年圣主寿慈
  • 这句诗“百子池边种最奇,无人识是万年枝”描述了在百子池畔种植了一种极为奇特的植物,这种植物被称为“万年枝”,因其能够常年生长且枝叶繁茂而闻名。然而,这种植物并不为人所熟知,直到被一位细心的人发现并加以赞美。
  • “细花密叶青青子”进一步描绘了万年枝上花朵细小、叶片密集的特点,以及那些绿叶中隐藏的青色果实,这些果实因其稀有和珍贵而备受珍视。
  • “常得披香雨露滋”表达了万年枝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从而茁壮成长。
  • “东风向晚薰风早”则可能是在描述四季变换中的某个时刻,春风或熏风早早降临,给万年枝带来了生机。
  • “禁路飞花沾寿草”描绘了在通往长寿之地的道路上,飞花(即花瓣)沾满了寿草,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祝福。
  • “年年圣主寿慈”则是对圣主(皇帝)的永恒健康和福运的祝福,体现了对国家和皇帝的深深敬意。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王母祝语·万年枝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巧妙。例如,“百子池边种最奇”中的百子池可能是一个富含象征意义的地方,象征着生命的繁衍和多样性;“无人识是万年枝”则暗示这种植物的独特价值可能不为世人所知,但最终被一位有心人发现并赞美。
  • 情感表达:整首诗渗透着一种对生命力的赞叹和对长寿的向往,通过对万年枝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和谐美的追求以及对长寿生活的渴望。
  • 结构布局:《王母祝语·万年枝诗》的结构布局合理紧凑,每一句都围绕主题展开,从万年枝的种植环境到其特点,再到其受到的关注和祝福,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1. 文化意义
  • 对自然的赞美:《王母祝语·万年枝诗》通过对万年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这种赞美不仅仅是对万年枝美丽外形的赞美,更是对其生命力的肯定。
  • 对长寿的祝愿:诗中的“年年圣主寿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皇帝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国家的关心和责任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和睦、国泰民安的价值观念。
  • 对和谐美的颂扬:诗中通过对万年枝与其他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和谐美。这种美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美,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1. 现代价值
  • 环境保护意识:《王母祝语·万年枝诗》提醒现代人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了解和学习古人如何赞美自然,可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 文化传承意义: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和自然哲学的重要文献。它帮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 生活哲理启示:诗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长寿的祝愿,可以给予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的力量。它启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和谐与平衡,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王母祝语·万年枝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文化和自然美学的窗户。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深致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