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五月病二七日

病已捐蒲酒,寒犹拥絮衣。
形骸元自劣,气候每相违。
人死朝朝有,吾衰事事非。
尪羸存喘息,聊复信天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五月病二七日》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任贾似道门下,后归隐不仕。他的文学成就颇为突出,有《桐江集》8卷,收入《宛委别藏》,还有《桐江续集》36卷,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1. 诗词原文
    病已捐蒲酒,寒犹拥絮衣。
    形骸元自劣,气候每相违。
    人死朝朝有,吾衰事事非。
    尫羸存喘息,聊复信天机。

  2. 诗句解析

  • “病已捐蒲酒”:描述了自己因病而放弃饮酒的行为。蒲酒通常指用菖蒲泡制的酒,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此处暗示作者因疾病而减少或停止饮酒。
  • “寒犹拥絮衣”:表达了即使在严冬中,仍穿着保暖的棉衣,反映出生活的艰辛和对温暖的渴望。
  • “形骸元自劣”:直接点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与常人相比显得虚弱。这里的“劣”可能含有贬义,暗指自己未能适应世事变迁或身体衰老。
  • “气候每相违”:描绘了季节变化与自身状态的不符,可能反映了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规律的无力感。
  • “人死朝朝有”: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朝朝”强调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预测性。
  • “吾衰事事非”: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的衰老和能力下降的自我认识。这里的“衰”字凸显了年老体弱的状态,而“事非”则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情变得不再如年轻时那么得心应手。
  • “尫羸存喘息”: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尽管身体虚弱但仍需努力维持生活,这种努力可能带有自嘲或无奈的色彩。
  • “聊复信天机”: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这里的“天机”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或命运的力量,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宇宙法则的理解。
  1. 创作背景
  • 方回在宋亡后,曾降元,为建德路总管。这段历史背景可能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得作品充满了时代特色和身世感慨。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写和个人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1. 文学价值
  • 作为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入五月病二七日》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入五月病二七日》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状态的诗作,也是研究宋代文人心态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方回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