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酒半月馀

毒手遭风伯,危机伏醉乡。
不成摩诘病,未悔次公狂。
饮器质钱尽,酤垆添价昂。
酒徒容改事,瓦碗茗芽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断酒半月余》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通过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感悟以及生活态度的转变。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背景
  • 方回简介:方回(1227年—1308年),字万里,号灵河散人,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其家族世代为官,他本人也曾有过显赫的政治生涯,但最终选择以文学自娱。方回的诗歌创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擅长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毒手遭风伯,危机伏醉乡。不成摩诘病,未悔次公狂。饮器质钱尽,酤垆添价昂。酒徒容改事,瓦碗茗芽香。”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毒手遭风伯,危机伏醉乡。
    不成摩诘病,未悔次公狂。
    饮器质钱尽,酤垆添价昂。
    酒徒容改事,瓦碗茗芽香。
  • 注释:毒手:比喻命运或困难;风伯:即风神,这里指命运;摩诘病:指王维晚年的病弱状态;次公:指陆游;饮器:酒杯;醅垆:卖酒的小摊;改事:改变习惯或行为;瓦碗:普通的陶瓷碗,茗芽香:茶树的新芽散发出的香味。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断酒半月余》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时,依然保持着一种超脱的态度。诗中“危境伏醉乡”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逃避,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接受。
  • 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个人命运与外在环境的对比,反映出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接受。诗中的“毒手”、“危机”等词汇,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而“瓦碗茗芽香”则传递了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 艺术特色:该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平实的叙述,展现了深刻的哲理。诗人善于利用自然景物作为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写作背景
  • 历史时期:此诗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 文化背景:元代是一个文化多元且开放的时代,文人墨客们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方回的诗歌也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和哲学思想。
  1. 影响与评价
  • 文学价值:《断酒半月余》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研究元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其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社会影响:方回的这首诗作不仅是其个人情感和哲学思想的表达,更是那个时代文人心态和社会状况的反映。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断酒半月余》不仅是方回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哲学思想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