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旅闷诗再赋

身心喜自如,贲趾出无车。
官职休停后,田园废荡馀。
宁从若敖馁,不奉子公书。
折槛今烟草,朱云气未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旅闷诗再赋》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风格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方回(1227年—1305年),字万里,号遁庵,江西宁都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与杨万里、陆游并称为“宋初三大儒”。
  1. 诗句原文
  • “身心喜自如,贲趾出无车。”
  • “官职休停后,田园废荡余。”
  • “宁从若敖馁,不奉子公书。”
  • “折槛今烟草,朱云气未舒。”
  1. 诗歌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较为动荡,社会矛盾尖锐。方回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对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感悟。
  1. 诗歌内容解析
  • “身心喜自如,贲趾出无车。”表达了诗人在官位被罢黜后,依然能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不因外界的纷扰而改变自己的本性。
  • “官职休停后,田园废荡余。”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使失去了官职,也不愿意放弃追求自然和朴素的生活。
  • “宁从若敖馁,不奉子公书。”这里的“若敖”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玉,“子公”指的是孔子。诗人用此比喻,宁愿忍受贫穷和艰苦的生活,也不愿违背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向权势低头。
  • “折槛今烟草,朱云气未舒。”通过“折槛”和“朱云”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正义的追求。他认为当前的局势如同被折断的栏杆,象征着国家的政治形势不稳定;而朱云则代表了一种正直和勇敢的态度,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唤醒这种精神。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等,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1. 历史评价
  • 方回的这首《读旅闷诗再赋》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后世学者对其评价甚高,认为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

《读旅闷诗再赋》不仅是方回个人的诗词作品,更是南宋时期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古代文学和文化的朋友来说,阅读这首诗将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