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山堂会饮

醉筇斜倚杏花风,邂逅高堂六客同。
寓世常如超世外,识山何待到山中。
去鸿新燕催春色,残雪晴霞媚晚空。
一笔写成真面目,试凭华表问仙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识山堂会饮》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妙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独特理解与感悟。以下是关于《识山堂会饮》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醉筇斜倚杏花风,邂逅高堂六客同。
  • 寓世常如超世外,识山何待到山中。
  • 去鸿新燕催春色,残雪晴霞媚晚空。
  • 一笔写成真面目,试凭华表问仙翁。
  1. 诗歌赏析
  • 寓世常如超世外: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暗示了通过观察和体验来达到心灵上的净化和提升。
  • 识山何待到山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认识世界的态度:不必亲自踏入山川,也能洞察其真谛。这种思想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从旁观察的价值。
  • 去鸿新燕催春色,残雪晴霞媚晚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感受。这些景象不仅美丽动人,还象征着变化无常和生命的节奏。
  1. 创作背景
  • 此诗作于元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识山堂会饮》的创作背景可能受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
  1. 艺术特色
  • 韵律和谐:这首诗的韵律结构规整,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 意象生动: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醉筇斜倚杏花风”中的酒醉筇杖、杏花风等,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 主题明确:诗歌以“识山”为主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通过观察世界来获得智慧的主题思想。
  1. 影响与评价
  • 文化价值:《识山堂会饮》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
  • 教育意义:作为古典文学作品,《识山堂会饮》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识山堂会饮》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深刻的文化传承。它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人生的哲理与自然的奥秘。这首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