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师裕

相府违离二十年,弁兮突见外孙贤。
故因高韵如袁粲,岂但雄文似史迁。
兵甲喧豗征马地,音书断阻去鸿天。
因君略得平安信,诸老无多重怆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朱师裕》是方回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朱师裕才华的认可和赞美,也体现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下面将简单探讨《赠朱师裕》的创作背景、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1. 创作背景
  • 方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文人的内心世界。
  • 《赠朱师裕》可能创作于方回与朱师裕重逢之际,两人多年未见,此次重逢使得方回有了更多的感慨和思考。
  • 诗中“相府违离二十年,弁兮突见外孙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朱师裕突然成为自己外孙的喜悦和自豪。
  • 此外,诗中的“因君略得平安信,诸老无多重怆然”则反映了诗人对朱师裕平安归来的欣慰以及对故旧之情的怀念。
  1. 内容概述
  • 诗的开头“相府违离二十年,弁兮突见外孙贤”,通过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朱师裕成长和成就的认可。
  • “故因高韵如袁粲,岂但雄文似史迁”,这句话不仅赞美了朱师裕的文学才能,还将其与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袁粲和司马迁相提并论,展现了诗人对其才情的高度评价。
  • “兵甲喧豗征马地,音书断阻去鸿天”,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动荡和通讯的困难,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紧张局势。
  1. 艺术特点
  • 《赠朱师裕》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诗句之间逻辑严密,情感真挚。
  •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相府”与“弁兮”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的身份变化,又暗示了岁月的沧桑。
  • 诗的结构和节奏感强,通过对仗和排比的运用,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赠朱师裕》不仅是方回对朱师裕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风骨的一种传承。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