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矻矻短檠窗,晚节灰心殢酒缸。
百岁三分新过二,十行一目旧无双。
又惊客枕听春雨,即合归舟上浙江。
未必樊迟劣颜子,故应学稼胜为邦。
癸巳元日年六十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癸巳元日年六十七》
方回的《癸巳元日年六十七》是一首充满宋代诗人情感与哲理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岁月及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下面将围绕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
诗的首句“生平矻矻短檠窗”,描绘了诗人一生勤勉刻苦的形象,如同在昏暗的小窗下孜孜以求学问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学术生涯的一种写照,更隐喻了人生的艰辛与执着。
接下来的“晚节灰心殢酒缸”反映了诗人晚年心境的转变。这里的“灰心”并非全然的消极意味,而是对现实无奈的一种表达,通过饮酒来排遣心中的苦闷。这反映出诗人面对人生挫折时的复杂情绪,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的人生态度。
第三句“百岁三分新过二,十行一目旧无双”则是对诗人自身经历的具体描述。这句诗不仅揭示了诗人高龄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还透露出他对过往辉煌记忆的怀念。这种怀旧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往成就的尊重和珍视。
诗的最后一句“又惊客枕听春雨,即合归舟上浙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春雨淅沥,似乎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他渴望回归故乡,寻找心灵的慰藉。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方回的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的坎坷历程,以及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代人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启迪。通过对《癸巳元日年六十七》的解读,我们得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