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日过湖

长于花担看梅花,不访山巅问水涯。
世换湖光无减少,时来春色与增加。
荒榛德祐权臣宅,老树咸平处士家。
一醉第三桥畔酒,佳蔬菜更美鱼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六日过湖》是宋朝著名词作家方回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全名是《长于花担看梅花》,出自方回的诗词集《桐江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春天变化的感叹。下面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诗歌内容:诗中“长于花担看梅花”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花市中,欣赏梅花的情景。“不访山巅问水涯”则透露出诗人对山水之乐的向往。
  2. 诗歌风格:此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通过对比“世换湖光无减少”,诗人赞美了自然界的恒久不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3. 艺术特色:《初六日过湖》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4. 文化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及自然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5. 历史影响:方回的这一首词作,在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被广泛传唱,还被许多后来的诗人所模仿和借鉴,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初六日过湖》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的诗歌,更是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它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寄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