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中和按故常,膈痰鼻涕更头疡。
尘飞泥涴三春尽,热熯寒僵一月强。
乍把酒杯嫌药气,屡翻诗卷写医方。
年年忆得古人语,端午绵衣未可藏。
寒热不调病一月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热不调病一月馀”是宋朝诗人方回的作品。
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又号紫阳,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他的诗作以内容深刻、风格独特而著称,被后人称为“方回体”。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不肯中和按故常,膈痰鼻涕更头疡。
尘飞泥涴三春尽,热熯寒僵一月强。
乍把酒杯嫌药气,屡翻诗卷写医方。
年年忆得古人语,端午绵衣未可藏。
诗歌描绘了诗人面对疾病困扰时的心境。首联“不肯中和按故常,膈痰鼻涕更头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抵触和身体的不适,不愿接受疾病的折磨。颔联“尘飞泥涴三春尽,热熯寒僵一月强。”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所经历的漫长难熬的日子,春天已经过去,冬天却迟迟不来。颈联“乍把酒杯嫌药气,屡翻诗卷写医方。”透露出诗人在病痛中仍不忘自我调节,通过饮酒和阅读医书来缓解痛苦。尾联“年年忆得古人语,端午绵衣未可藏。”则是诗人对于古人智慧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因疾病而暂时无法穿着端午时节应穿的绵衣的无奈。
这首诗不仅是方回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宋代社会背景的一种反映。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他们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时代的变迁和自己的感慨。
方回的《寒热不调病一月馀》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描绘宋代社会风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