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受益九日

归欤岂少旧林塘,何用痡瘏陟彼冈。
白发转添吾辈老,黄花不减去年香。
每嫌佳节多风雨,犹喜炎陬缓雪霜。
典尽寒衣偿酒债,衰翁聊以醉为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受益九日》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末元初,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映。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方回,字万里,号遁庵、华阳居士、东城逸民等,世称方回先生,是南宋末期至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诗词创作在当时就颇有影响,其作品多反映出他对时局的忧虑及个人生活的感慨。
  2. 诗歌原文:归欤岂少旧林塘,何用痡瘏陟彼冈。白发转添吾辈老,黄花不减去年香。每嫌佳节多风雨,犹喜炎陬缓雪霜。典尽寒衣偿酒债,衰翁聊以醉为乡。
  3. 诗歌鉴赏:在欣赏方回的《次韵受益九日》时,人们不仅被其深邃的情感所打动,还能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每嫌佳节多风雨,犹喜炎陬缓雪霜”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即便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依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而“典尽寒衣偿酒债,衰翁聊以醉为乡”则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以酒为伴,忘却尘世烦恼,享受生活的乐趣。
  4. 诗歌背景:方回在创作此诗时,可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宋末元初的社会环境充满变数,方回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把握。诗中的“归欤岂少旧林塘,何用痡瘏陟彼冈”反映了他对故园的眷恋之情,尽管身处异乡,但内心仍渴望回到那个熟悉而又宁静的地方。这种情感投射到读者身上,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
  5. 艺术手法:作为一首七言律诗,《次韵受益九日》在形式上规整严谨,音律和谐,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方回的用词造句都充满了深意,如“白发转添吾辈老”与“黄花不减去年香”,不仅描绘了景物的变化,也隐喻了人的生命历程和时间的流逝。

《次韵受益九日》不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方回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以及文化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能够提供审美上的愉悦,更能启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境界——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