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长安市

算橘租菱小市哗,堰头桥尾约千家。
人家已尽无人处,时见芙蓉一岸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长安市》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是南宋至元初的著名诗人。他出身于宋代的徽州歙县,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后来通过自学逐渐步入文学领域。方回曾得到贾似道的赏识,但在贾似道败后,他又上疏批评贾似道,最终以知严州、降元和任建德路总管等职结束其官场生涯。他的诗歌成就非常高,被后人广泛传颂,并有《桐江集》、《续古今考》等作品传世。
  1. 诗歌原文
    算桔租菱小市哗,堰头桥尾约千家。
    人家已尽无人处,时见芙蓉一岸花。

  2. 诗歌解析

  • 首联分析:诗的“算桔”与“租菱”指的是市场交易中的抽税行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以及税收对民生的影响。同时,“堰头桥尾”,指的是水边桥梁两侧的景象,描绘了长安市繁华的一面。
  • 颔联分析:颔联转向描述长安市的另一面,“人家已尽无人处”描绘了市场的喧嚣过后的寂静,而“时见芙蓉一岸花”则展示了即使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也有自然之美的存在。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让读者在繁忙的市场和宁静的自然之间产生思考。
  • 颈联总结:整首诗通过对比长安市的繁荣景象与之后的静谧,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从繁华到寂静的转变,反映了社会的兴衰更替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过长安市》不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本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简单的文字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及其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诗词艺术,还能从中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