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异种出天台,雪里夭夭解早开。
邻舍觅花聊折送,只应遥认是红梅。
早桃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桃花》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由元朝著名诗人方回所创作。《早桃花》是一首描写初春时节桃花盛开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相关介绍:
作者背景: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是南宋理宗时期的进士,曾历任严州知府等职。在元兵入侵之际,方回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后因形势变化选择迎降,晚年以卖文为生。其文学成就不仅在于诗歌,还涉及诗论和文学批评。他的生平和作品展现了一个文人在乱世中的复杂心态和价值取向。
诗歌原文:在《早桃花》这首诗中,描述了春天里桃花盛开的景象,诗中提到“刘郎异种出天台,雪里夭夭解早开”。这里的“刘郎”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物,他如同从天台山来的异种一般,在寒冷的雪地中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作品赏析:《早桃花》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季节变换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桃花象征着美好与新生,同时,它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通过对桃花盛开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命力的颂扬。
桃花意象:自古以来,桃花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常见题材,其意义丰富且多变。它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爱情、美、希望等情感的载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桃花常常被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和青春,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早桃花》虽非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但方回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春天、自然之美以及生命哲思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