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阎承旨靖轩

相逢偶值寄梅人,今岁江南暖未匀。
报与玉堂真学士,小诗聊当一枝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阎承旨靖轩》是由方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时间为宋末元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是宋元之际的诗人和文学家。方回出身于徽州歙县的一户书香门第,自幼失去双亲,后随从叔父学习,成为进士。他的仕途起伏较大,曾谄媚过贾似道,其后因贾氏败亡而受到牵连,并有上疏直言反对的行为。晚年在南宋灭亡后归隐,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想。
  1. 诗词原文
  • 相逢偶值寄梅人,今岁江南暖未匀。
  • 报与玉堂真学士,小诗聊当一枝春。
  1. 诗意解析
  • “相逢偶值寄梅人”:表达了作者偶然间遇到了一位以梅为友的人,这里的“寄梅人”可能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知己。
  • “今岁江南暖未匀”:描绘了当时江南地区虽然春意已至,但气候仍然偏暖,没有完全解冻的景象,意味着春天的生机尚未完全展现。
  • “报与玉堂真学士”:这里的“玉堂”通常指代朝廷或者高级官府,“真学士”则可能是指真正的学者或文人。这句可能是说向这些学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希望得到他们的点评与认可。
  • “小诗聊当一枝春”:通过“小诗”这一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用“一枝春”来形容这种美好的春天景象,同时也隐喻自己的诗歌能够给这个时代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和希望。

《寄阎承旨靖轩》不仅展现了方回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其作为诗人对于自然、友情以及时代风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宋代诗歌和方回生平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