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心具饮

朝雨复暮雨,暑气日已微。
凉轩水□爽,幽坐延秋晖。
孤抱无一惬,前事有百非。
可读书本少,能言士尤稀。
积倦蠹帙翻,久辍犀柄挥。
吾儿忽具饮,山茹姜葖肥。
青瓷古茗器,十觞联若飞。
此生老且死,所幸岁不饥。
似闻吴中潦,米价良足唏。
东游岂不快,何如且言归。
一醉未易得,家贫今典衣。
典衣亦常事,冥心甘息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存心具饮》是宋代著名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创作背景:据记载,《存心具饮》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至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间。这首诗反映了方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境变化及其哲学思想。
  2.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独特观察与描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朝雨复暮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而“孤抱无一惬,前事有百非”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纠结与不满。这种表达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其具有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3. 主题思想:通过描述自然的景色与人的内心活动,这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宝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对四季更替、雨水和阳光变化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宁静与希望的追求。这种主题思想的探讨,使得《存心具饮》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

了解《存心具饮》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方回的诗歌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存心具饮》不仅展示了方回作为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存心具饮》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其成为研究宋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欣赏和研究这首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以及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