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五首

高门连曲沼,上有泮宫台。
芹藻莽不复,菰蒲弄风埃。
灵光突其右,荒秽良可哀。
两阜爪距地,驱车俨临淮。
鸡虫争得失,扰扰胡为哉。
何如袖春服,行歌与时偕。
我来晞白发,归咏同此怀。
柴桑志童冠,寤寐须偕来。
酌逵洗逸盼,雅趣孰此偕。
步雩习风腋,自觉聪明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关于文学创作的诗歌。它由王世贞所作,表达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元遗山的敬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这首诗是王世贞在1582年(明嘉靖元年)春天,游览余姚县西五里许的金馀元墓园时所创作的。

诗的内容是: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五首

余暇游金氏之墓,谒其始祖。因登其堂而叹曰:“嗟乎!吾宗之盛,固宜如是耶?”

然余之祖,亦何人哉?盖余之先人也,其始未尝不以耕稼为事,其继未尝不以为货财为志;其传又未尝不以为富贵为乐。

及至我之祖,则既已为官矣,乃复以文墨自娱;既巳为士矣,又复以礼义为乐;既已为大夫矣,又复以道德为乐。

夫岂非天之所生者异乎?岂非人之所能为者异乎?然而其所以异者,则皆出于自然也。故余之考诸家之书,得其本末之详,乃知吾宗之所以盛者,非独其子孙之贤也,而其祖宗之善者也。

于是乎,余思天下之人,莫不有祖焉,莫不有宗焉。而其所以能如此者,则皆出于天然也。故余尝谓:“人生于天地之间,当尽其职而不苟求。”

今余之祖虽未闻其名字,而其功德则已可考也。余之考诸家之书,得其本末之详,乃知其所以能如此者,亦皆出于天然也。

余又思天下之人,莫不有祖焉,莫不有宗焉。而其所以能如此者,则皆出于天然也。故余尝谓:“人生于天地之间,当尽其职而不苟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