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秋怀

老兵为说刘都统,起坐舟中思满襟。
玄武城危寒日短,紫驼尘暗朔风临。
江山不尽新亭泪,天地长悬即墨心。
宋祚未移中道死,至今剑井蛰龙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逢创作的《毗陵秋怀》是一首元末明初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王逢,字原吉,元末明初常州府江阴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多涉及历史、国家兴衰等主题。
  2. 诗作原文:诗中“老兵为说刘都统,起坐舟中思满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一位老兵在船上向旁人叙述刘都统的故事,而王逢本人则因思绪万千而起身徘徊。
  3. 诗句赏析:“玄武城危寒日短,紫驼尘暗朔风临”两句,通过描写玄武城的险峻与寒日、紫驼尘暗的朔风,传达出一种凄凉和孤独感。
  4. 时代背景:这首诗是在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当时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而王逢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这段历史时期的感受和思考。
  5. 历史意义:《毗陵秋怀》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对历史的回顾,王逢试图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是其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6. 艺术风格:王逢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饱满而不失深沉。他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玄武城”、“紫驼尘”、“新亭泪”等,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王逢的《毗陵秋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元末明初的社会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个人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