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分镇越王台,瓯婺山光入望来。
堂上修文间将略,幕中求旧得贤才。
鉴湖木落鱼梁见,紫塞风高雁路开。
莫禁白头狂贺老,酒船仍荡月明回。
送吴照磨赴李司徒幕兼简张郎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照磨赴李司徒幕兼简张郎中》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送”字开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接着通过描绘吴照磨赴任的情景,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歌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西塞山前,白鹭翩翩起舞,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鳜鱼肥美。这四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更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的第三句“吴中行路子,借问使君家”,以简洁的语言引出了吴照磨的行程。这里的“借问”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又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而“使君家”则暗示了吴照磨即将前往的目的地,即李司徒的幕府。这句诗既为下文的叙述铺垫,也为全诗的主题奠定了基调。
诗歌的第四至第八句主要描绘了吴照磨赴任的情景。这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照磨赴任时的心情和遭遇。他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目的地,但却发现李司徒已经离去。这种反差使得吴照磨感到无比失落,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继续前行。这一部分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情感张力和艺术魅力。
第九至第十句“莫作游宦期,强学苏季子”,则是诗人对吴照磨的劝诫和鼓励。这里,诗人借用苏季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吴照磨的期望。他认为吴照磨不应只把赴任当作一种游历,而应将其视为一种历练,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他也鼓励吴照磨要勇敢面对现实,不要被暂时的挫折所击倒。
《送吴照磨赴李司徒幕兼简张郎中》这首五言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含义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誉。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对友情、生活和未来的思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