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鲤山

乡山三十三,游鲤奠郊南。
巀然独高大,秀掩东诸岚。
土刚蓄炎精,崖仄削剑镡。
我尝挹飞翠,远在沧江潭。
波涛与伏兴,云雾相吐含。
恍然穆王驾,八骏左右骖。
又如琴高仙,脚踏朝蔚蓝。
久思更徽号,新喜遂幽探。
太白赋九华,后来成美谈。
狂歌继其武,林间免愧惭。
春风绿瑶草,秋霜红石楠。
行将修月斤,为凿避世龛。
蛟龙正格斗,鲲化谁其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鲤山》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王逢的古诗词名作。该作品创作于元代,是王逢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游鲤山》:

  1. 作者简介
  • 王逢,字天挺,号席帽山人,元代诗人、文学家、史学家。他在元朝末年曾因拒绝参加科考而闻名,以诗名世。
  1. 作品背景
  • 《游鲤山》的创作背景复杂多样,反映了元末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元末民变频发,王逢在乱世中保持了文人的独立思考,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1. 作品原文
  • 《游鲤山》全篇原文如下:
    游鲤山,古称“东山”,位于莆田市九鲤湖东南岸。山上有座亭子叫做“观涛台”,是观赏日落的好地方。
    我登上山顶俯瞰四方,只见云海翻腾,波涛汹涌,云雾缭绕。恍惚间,我仿佛见到了汉武帝乘辇驾龙,八骏并驰的情景;又如琴高仙驾着飞龙,脚踏着蔚蓝的天空。
    山下的村庄绿水青山,与山相依为伴;而山上的亭台楼阁则显得庄严肃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清新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游鲤山》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王逢对于时代和社会的一种反映和批判。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受,王逢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