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冬日寄绿坡

畏寒终日闭柴门,世事炎凉总不闻。
老鹤踏翻松顶雪,乱猿啼裂陇头云。
强呼竹叶闲浇闷,吟对梅花正忆君。
何日相过茅屋下,夜烧黄叶坐论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冬日寄绿坡》是元代诗人尹廷高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一些归隐山林的官员和读书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深山中的孤独、清苦却诗意盎然的生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尹廷高,字仲明,号六峰,宋元间处州遂昌人。他在宋亡后二十年才回到故乡,曾在永嘉掌教并秩满至京。
  1. 诗歌内容
  • 畏寒终日闭柴门: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天里,因畏寒而长时间关闭柴门,隔绝外界的喧嚣。
  • 世事炎凉总不闻:反映了世态炎凉的现实,作者对世间的繁华冷漠感到疏远。
  • 老鹤踏翻松顶雪,乱猿啼裂陇头云: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老鹤在雪地中行走,乱猿在山中啼叫,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1. 主题思想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孤独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将清苦生活化作了诗意的表达。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1. 文化意义
  • 《山中冬日寄绿坡》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 影响传承
  • 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元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

《山中冬日寄绿坡》作为一首元代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在文化和历史层面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是研究宋代文学和元代诗歌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