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百尺正招贤,肯恋槎川二顷田。
直欲排云叫阊阖,未应钓月老林泉。
剑横壮气冲燕雪,马踏平芜度楚烟。
他日北方看焰焰,愿乘款段候归鞯。
送叶一山求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叶一山求官》赏析
尹廷高,元代杰出派诗人之一,他的《送叶一山求官》是一首充满深意的古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叶一山赴任的高望与祝愿。
诗中“叶一山”作为求官者的形象,被赋予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政治责任。在这首诗中,“叶一山”不单是一个个体,而是代表着一种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担当。他赴任的背景,正是元末的社会动荡和国家危难之际,因此,“一山”之求,不仅是个人仕途的选择,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诗的首句“送君南国去”,便奠定了整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既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也暗示了友人即将面对的艰难环境。接下来的句子“我亦何人哉”,则进一步突出了主人公的身份——作为一个文人,他在政治漩涡中感到无助与挣扎。然而,这种无力感并没有使他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参与国家大事的决心。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加深了诗中的意境。从山川到湖泊,再到江海,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且象征着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考。这样的描写使得诗中的主人公显得更加立体,他不仅是一个求官的人,更是一个有远见和责任感的政治家。
最后一句“圣主方求贤”,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它表明,在国家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叶一山的赴任正逢其时。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认可,也是对国家未来的一种美好期许。通过这种表达,诗人尹廷高巧妙地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展现了一位文人的爱国情怀。
《送叶一山求官》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反映时代风貌、抒发个人情感的画卷。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一位文人的执着与担当。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