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辟耕云隐居

凿岩重辟旧吟庐,天遣幽居入画图。
茶灶笔床清意思,蒲团竹榻静工夫。
田园自觉渊明是,泉石甘随柳子愚。
莫笑吾居仅容膝,心闲无事即蓬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辟耕云隐居》是元代尹廷高的作品,诗人在诗中描述了他重新开辟隐居之地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隐居生活的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时期文人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追求。以下是对《再辟耕云隐居》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介绍:宋末元初的尹廷高,号六峰,出生于处州遂昌,历经乱世,于宋亡后选择归隐。他在经历社会的变迁后,选择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以诗书自娱,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隐逸情怀。
  • 创作风格:尹廷高的诗歌多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他的诗作不仅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还透露出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体会。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凿岩重辟旧吟庐,天遣幽居入画图。茶灶笔床清意思,蒲团竹榻静工夫。”这些诗句生动地勾勒出诗人重新打造隐居之所的场景,以及他在此环境中的闲适生活。其中,“天遣幽居入画图”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隐居之地被美化成一幅画的美好愿景。
  1. 诗歌主题
  • 隐居生活:诗歌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传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对隐居环境的精心布置,展示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状态。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尹廷高的诗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著称。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禅宗思想和隐逸文化,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历史意义:该作品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它也是研究宋代至元代文人隐逸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理解那一时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尹廷高的作品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隐居典范,影响了无数追求精神自由和文化修养的现代人。
  • 艺术启迪: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其艺术表现手法也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所借鉴,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

《再辟耕云隐居》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关于理想、自然和文化追求的历史记载。通过阅读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养性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