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杭守岁

出处还同挂搭僧,危楼更住最高层。
桃符□□山家梦,雪片梅花客舍灯。
独拥弊裘□子女,旋抄新稿寄亲朋。
春风万里中原客,老眼行将见未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代诗人尹廷高的《古杭守岁》赏析

元代诗人尹廷高创作了一首诗,名为《古杭守岁》。这首诗不仅是对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守岁”习俗的诗意表达。

诗中的首句,“出处还同挂搭僧”,透露出一个深刻的信息,即在那个动乱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的生活选择与世俗隔绝,如同一位挂搭僧,远离红尘。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个体的孤立无援。

次句“危楼更住最高层”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登高望远,他试图在精神上寻找一个更高的支点,以期展望未来的可能。这种对高处的渴望,既象征着个人理想,也隐喻着民族的复兴之梦。

第三句“桃符 山家梦,雪片梅花客舍灯”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感受到异域风情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这里的“桃花源中人”意象,既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两句“独拥弊裘 子女,旋抄新藁寄亲朋”则展示了诗人虽处逆境,却依旧关心家人和朋友的情怀。这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庭观念和道德情操,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亲情和友情的重视。

《古杭守岁》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更向我们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人们依然怀揣希望,坚守信念,不断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