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元瑜以筇杖为吾亲寿

国士凭谁致此君,罗浮知见几云孙。
生成鹤膝挺高节,断去龙须露老根。
应与蒲萄随汉使,羞同涩勒暗蛮村。
我翁两脚犹强健,要看莲峰玉女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时元瑜以筇杖为吾亲寿》是金朝诗人王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王寂,字元老,金代玉田人,是金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金代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篇原文
    国士凭谁致此君,罗浮知见几云孙。生成鹤膝挺高节,断去龙须露老根。

  2. 诗歌鉴赏

  • 意象与意境:《时元瑜以筇杖为吾亲寿》通过“国士”、“罗浮”、“鹤膝”、“龙须”等意象,展现了一幅高洁、坚韧不拔的形象。诗句中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在风貌,还表达了其内在的精神追求。
  • 语言与韵律:诗歌采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每句四字,结构工整,符合七言绝句的韵律要求。
  • 情感表达:诗中的“国士凭谁致此君”表达了对某人的赞美和敬仰;“生成鹤膝挺高节”,“断去龙须露老根”,则描绘了一个坚贞不屈、历经风霜的老人形象,充满了敬意与怀念。
  1. 创作背景
  • 《时元瑜以筇杖为吾亲寿》可能是王寂在其政治生涯中的一个时刻所创作,表达了对友人或亲人的深厚情谊和崇高敬意。
  1. 文化意义
  • 这首古诗不仅是王寂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金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时元瑜以筇杖为吾亲寿》不仅是王寂个人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金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