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瓠城高百尺楼。荒烟村落,疏雨汀洲。天涯南去更无州。坐看儿童,蛮语吴讴。
过尽宾鸿过尽秋。归期杳杳,归计悠悠。栏干凭遍不胜愁。汝水多情,却解东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悬瓠城高百尺楼。荒烟村落,疏雨汀洲。天涯南去更无州。坐看儿童,蛮语吴讴。
过尽宾鸿过尽秋。归期杳杳,归计悠悠。栏干凭遍不胜愁。汝水多情,却解东流。
一剪梅 · 蔡州作’是一首金代诗人王寂创作的词。这首词以悬瓠城高百尺楼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边陲荒烟村落与疏雨汀洲的凄凉景象,以及作者在天涯南行、归期无定的情感体验。以下是具体介绍:
作品原文:
悬瓠城高百尺楼。
荒烟村落,疏雨汀洲。
天涯南去更无州。
坐看儿童,蛮语吴讴。
过尽宾鸿过尽秋。
归期杳杳,归计悠悠。
栏干凭遍不胜愁。
汝水多情,却解东流。
创作背景:
王寂是元朝初期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这首《一剪梅》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展现了边塞之地的荒凉与人民的苦难。
艺术特点: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在于其对边陲荒烟村落与疏雨汀洲的描绘,以及对归期无定的深沉忧愁。词中的“天涯南去更无州”,“归期杳杳,归计悠悠”,都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和故土的深深思念。此外,词中还运用了“宾鸿过尽秋”这一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王寂的《一剪梅·蔡州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示了边疆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