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闸下

十月黄河道,舟行浊水泥。
今晨见清浅,不觉散凄迷。
云转山腰断,天连野色低。
可知茅屋近,忽听一声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阳闸下》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南阳闸下》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河十月的景色变化。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的内容:

  1. 诗歌原文节选:《南阳闸下》的原文如下:
    十月黄河道,舟行浊水泥。今晨见清浅,不觉散凄迷。
    云转山腰断,天连野色低。可知茅屋近,忽听一声鸡。

  2. 诗歌赏析:诗中以“十月黄河道”开篇,立即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河的壮丽画面,展现了黄河水道在秋季的浑浊与宽阔。接着,“舟行浊水泥”一句,通过舟行于黄河之浊泥之上,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艰苦与旅途的艰险。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通过“今晨见清浅”来转折,表达了一种从艰难到宁静的心理转变。这一转折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流转,也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变化。

  3. 背景介绍:王冕是元初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画作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在元朝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王冕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因此,可以推测《南阳闸下》的创作,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可能蕴含着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4. 艺术特色:王冕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节,并通过这些细节展现出宏大的主题。在《南阳闸下》一诗中,王冕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的对比,如“舟行浊水泥”与“今晨见清浅”之间的对比,以及“云转山腰断”和“天连野色低”等,都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诗中的平仄音律处理得当,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南阳闸下》不仅是王冕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