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瑞卿归武昌

古越古为山水府,篁竹菁菁无啸聚。
耕田凿井各有为,文物衣冠比邹鲁。
玄风已散茫茫然,几回沧海成桑田。
眼前飞走杂枭獍,草木憔悴愁无天。
君来推谳洗烦毒,画帘不动风肃肃。
荆花脱洒春攸扬,一奁清透湖天绿。
赤子欣欣行大道,拍手争歌君政好。
明月冷浸甘棠阴,光风碧长圜扉草。
三载考绩鹰脱韝,解鞍出买江上舟。
黄童白叟不可留,山风惨淡江风愁。
十里长亭正花柳,绿波翻动蒲萄酒。
玉笙吹切蓬莱云,西去青山如马走。
知君住处好神仙,洞庭赤壁浮紫烟。
武昌樊口最幽绝,东坡曾为留五年。
君今归去荣画锦,水色山光缘席枕。
我亦欲写岩壑图,挂君高堂对君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瑞卿归武昌》是元代著名诗人王冕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吴瑞卿归乡的喜悦之情和对其故乡深厚的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品简介与背景
  • 作者:王冕,元朝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著称。
  • 时代背景:《送吴瑞卿归武昌》创作于元朝时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原文:古越古为山水府,篁竹菁菁无啸聚。耕田凿井各有为,文物衣冠比邹鲁。玄风已散茫茫然,几回沧海成桑田。
  • 解析:诗人通过描绘故乡的山水风光、农耕文化和古代衣冠文化,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和自豪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意象鲜明: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篁竹”、“耕田”、“凿井”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熟悉和热爱。
  1. 主题思想与深层含义
  • 怀旧:通过对故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土的深情。
  • 历史沧桑感:诗中提到“几回沧海成桑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引发读者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文学价值:王冕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社会影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解元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
  1. 现代意义与启示
  • 环境保护的意识:诗中的“几回沧海成桑田”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然环境的巨大改变时,应保持敬畏之心,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冕的这首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励现代人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勇于创新,推动文化的不断发展。

《送吴瑞卿归武昌》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故乡深厚感情的诗歌,也是研究元代社会文化和历史变迁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还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