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常应物要方圆。且随缘。行功全。眼正心明,认得化工权。日用无私当直养,浩气满,现胎仙。
一时庆会兴无边。透重玄。永绵绵。照彻人间,幻境岂能坚。便约故园堪久计,观八水,玩三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真常应物要方圆。且随缘。行功全。眼正心明,认得化工权。日用无私当直养,浩气满,现胎仙。
一时庆会兴无边。透重玄。永绵绵。照彻人间,幻境岂能坚。便约故园堪久计,观八水,玩三川。
《江城子·榆次县真常观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北宋绍圣四年(西元一〇九七年)的夏天,作者在榆次县真常观(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北营村附近)游览时所作。
全文如下:
江城子 · 榆次县真常观作
苏轼
新城道中行逢卖鱼人,问曰:“此何物也?”对曰:“我,河豚。”
因笑曰:“不是寻常河豚。”
又问:“此何以得?”
曰:“春初出时,可藏头尾,用线束颈去鳞,以水银涂身。”
又云:“今有池泽处,皆能为者,但不可食耳!”
予在黄州,有人贻余方团鱼,颇似之,求渔师剖视,则河豚也。
河豚之大者,长二、三丈,重数石。
其形圆而长,无鳞甲,腹白而背青。
其首如鳖而眼大,口阔而牙利,肉薄而味美,骨软而血香。
凡食河豚者,必先刳腹去肠,然后和盐汤煮熟,以供食用。
然而河豚性急难制,易致中毒。
故食者必须小心谨慎,以防中毒。
这首词描写了苏轼在榆次县真常观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