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无情 · 别西山道友

行过天涯海角。未似西山心乐。兴尽复东还。鬓多斑。
彼此年过耳顺。别后有何凭准。唯愿各心休。永无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道无情·别西山道友》是元代尹志平的作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部作品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尹志平生于1169年,卒于不详。据丘处机遗命,志平嗣教,成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 艺术风格:尹志平以词著称,其词风豪放洒脱,情感真挚,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1. 作品原文及译文
  • 原文:行过天涯海角。未似西山心乐。兴尽复东还。鬓多斑。彼此年过耳顺。别后有何凭准。唯愿各心休。永无忧。
  • 译文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行中走过了天涯海角,但内心更珍视与西山道友之间的友情和快乐时光。”兴尽复东还”表达了旅程虽已结束,但对友情的回味却无穷无尽。
  1. 诗词鉴赏
  •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其豪放的情感和真挚的友谊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友情的独特见解。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兴尽复东还”和“鬓多斑”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元代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 文化传承: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情观念和审美情趣。

《道无情·别西山道友》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人生感悟的词作,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推荐